查看原文
其他

每周地产评论:笨蛋,一切都是货币!

香帅 地产号 2021-02-21

本周每周地产评论特别推一篇文章:《笨蛋,一切都是货币》,香帅是一个难得把货币看得比较清楚的人,比如如何从货币角度看秦朝的覆灭、房地产、科技等 。

腾讯科技讯 3月17日消息,得到App《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》课程主理人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、博士生导师香帅,以《笨蛋,一切都是货币》为主题发表演讲。

香帅表示,在人类文明的历程上,货币无处不在:王朝兴衰、分工水平、社会关系、行业起落。每个角度我们都可以见到货币这把魔术刀的塑造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一部文明史就是一部货币史。

比如,她对房地产的理解:土地货币——理解中国的一把钥匙。以下是摘录帅一段演讲:

现行的全球信用货币体系下,美元就是“黄金”,那么任何一个经济体增长越快,需要的货币越多的国家,就会对美元的依赖度越高。咱们中国这么大的一个经济体,岂不是会严重依赖美元?美国一感冒,咱们是不是就打喷嚏了呢?

这句话当然没错,但是中国也有点例外:我们在完全无意的情况下,创造了一套相对独立于美元之外的货币体系,这就是今天要给你讲的“土地货币”。可以这么说,这是理解“有中国特色”经济现象的钥匙,比如说,为什么房价这么高?为什么中国的互联网可以弯道超车?这一切你都可以在这个词语上找到根源。

“土地货币”这个词很陌生,但关系的事情你肯定很熟悉:高达几十万亿的中国房地产市场,与其密切相连的地方融资体系、银行融资体系,它们共同创造的一个信用货币市场,就是土地货币信用体系。

这套体系的形成本身就是个“有中国特色”的发展历程:事情要回溯到1998年的商品房改革。当时我们要搞建设,缺钱。公房建设等于抢占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钱,没办法,搞改革。

政府把土地出售给房地产开发商,开发商们自带干粮搞规划,搞水卫煤电等各种基础设施,然后建房子卖出去赚取利润,结果这么一来,催生了一个以城市土地为锚的“内生增长模式”。

我们都知道,土地价格是未来地租的贴现,而地租取决于什么呢?未来这片地方各种公共服务的价值,商圈、学校、医疗、交通、娱乐等等,也就是所谓“城市建设”的价值。好,现在用我们学过的金融知识想想,就明白买房到底买的是什么了:本质上我们购买的是一个地方的“公共服务”的股票。

这个逻辑下你马上会明白,大城市、好学区就是大蓝筹、龙头股。为什么从90年代末到2012年左右,所有城市的房价都涨呢?因为中国城市化率从19%上升到58%,城市人口从2亿上升到8亿,这相当于大盘普涨,雨露均沾。

再往下想,这个城市(地方)的地价、房价上来了,就相当于地方政府手里有了“抵押品”——房(地)价越高,流动性越好,抵押品质量越好,银行越愿意贷款。银行体系则通过“土地&土地增值”这个抵押品,不断向市场释放流动性。

用一句话概括:中国的商品房市场和城市化进程糅合在一起,创造了一套以土地金融为基础的资本生成模式。城市土地在这个模式中充当了“信用抵押品”,让货币资金得以流通,进行信用扩张,学过货币银行学的同学马上会反应过来,这就是“货币发行”的逻辑呀。

所以,我将这套体系称之为“土地货币信用体系”。

更有趣的地方在于,因为土地、房子属于非贸易品,很难进入国际交换分工体系,所以和国际美元货币体系之间是相对独立的。比如说,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,几乎所有国家都遭遇了“钱荒”,死命搞量化宽松。只有中国一个“4万亿”,就把经济刺激得差点发烧, 这个原因是什么呢?下面这张图告诉了你答案:

   △ 图为制造业,出口下滑

一降一升,而且是猛升。你不妨这么来理解:如果货币体系就像水闸的话,中国有两个水闸,属于全球交换分工体系的美元货币,和主要在内部消化的土地货币。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,属于美元货币体系的水闸显示严重损害,比如制造业下滑,但是另一个水闸,土地货币水闸闸门大开,解决了“钱荒”的问题,闭眼回想一下,你家的房产价格是不是在2008年以后开始猛飚的?

土地货币闸门大开,会不会有副作用呢?当然是有的,洪水来了,当然留下很多问题:比如说有的地方不缺水,结果水漫金山,房价被推得过高;比如说从银行到信托到地方融资平台,杠杆率上升过快,风险累积;再比如说,土地市场是非标产品,而且属于政府垄断型资产,土地交易过程中特别容易产生贪污腐化,很多干部都“倒在”这个上面。

但是这场货币洪水也有另外一个效果:催生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很多“弯道超车”的商业繁荣。很多高科技、网络数字经济这些资本密集型产业,本应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产物,结果在中国这拨天量货币的催化下被催出了早熟的果。

以下为香帅演讲视频:


互联网时代,房产社群连接者

关注好房子,新地产,新生态、新战略

欢迎关注"地产号"(ID:wangfanghouse)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